(接一篇)
电容器的主要参数
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是选择使用电容器的基本依据,容器的主要参数如下:
一、电压
(1)额定电压(rate voltage)是电容器两端可以持续施加的电压,一般电容器为直流电压,通常在电
容器上标注VDC。而专用于交流电的则为交流有效值电压,通常在电容器上标注VAC。电容器的交流额
定电压低于直流额定电压,如交流220V额定电压对应的是直流630V额定电压。
(2)浪涌电压(surge voltage)是电解电容器特有的电压参数,是电解电容器可以短时承受的过电
压,这个浪涌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1.15倍。
(3)瞬时过电压(transient voltage)是铝电解电容器特有的电压参数,是铝电解电容器可以瞬时承受
的过电压,这个铝电解电容器约为额定电压的1.3倍,是铝电解电容器的击穿电压值。
(4)介电强度(dielectric strength)是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低于电容器中介质的击穿电压。由于制作工
艺的不同,击穿电压与电容器的额定电压的差值也不尽相同。如铝电解电容器的氧化铝介质可以控制的
非常精确,故一般的击穿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1.3倍;其他介质则通常为1.75~2倍以上;抑制电源电磁
干扰电容器需要更高的比值,以确保电器的安全。
(5)试验电压(test voltage)是薄膜电容器在最不利的条件下能够长时间承受的过电压能力,通常为
1.25~1.75倍额定电压,并且在最高温度下测试。
二、电容量
电容器的电容量(capacitance)由测量交流容量时所呈现的阻抗决定。通常交流电源容量随频率、电
压以及测量方法的变化而变化,只不过不同规格的电容器变化程度不一样而已,除非要求电容器特别准
确、温度特性特别稳定。尽管电容器的电容量在不同的条件(如频率、温度、电压)下会有变化,但
是,除了高介电系数的陶瓷电容器外,一般电容器的电容量随应用条件的变化低于电容量的容差精度。
三、电容量的容差
电容器在制造过程中不可能确保每个电容器的电容量都与设计值(或标准值)完全一致,总是存在一定
的偏差,即电容器电容量的容差(tolerance),有时俗称电容量的误差。电容器电容量的容差多以百
分数表示。多数电容器电容量的容差为J级:±5%、K级:±10%、M级:±20%、S级:政府50%/-20%
、Z级:+80%/-20%。除少数对电容器的容差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场合外,多数应用中对容差的要求比较
松,一般为K级:±10%、也有用M级:±20%甚至Z级:+80%/-20%。
四、损耗因数
由于漏电流、介质吸收、等效串联电阻等原因产生的损耗,它和工作频率有关系。其中介质吸收,只要
足够低,其造成的介电系数的变化通常可以忽略。由于介质在电场下的极化过程使分子间碰撞而消耗能
量而产生损耗,因而也造成了介电系数下降。在频率比较低的情况下,介质吸收所产生的损耗很低,通
常可以忽略,损耗因数主要是由电容器的ESR造成的。例如,在电解电容器中,等效串联电阻是造成损
耗的主要原因,而漏电流、介质吸收造成的损耗则可以忽略不计。因此,电解电容器的损耗因数(diss
ipation factor)则以串联等效电阻ESR同容抗1/ωC之比,有时也成损耗角正切(tan)表示。因此,电
解电容器的损耗角正切(tanδ)是随频率近似线型上升的。
然而,当频率很高是,介质损耗已经不可忽略,这时损耗因数中介质损耗的因素开始占主导地位,损
耗因数随频率急剧上升。如果频率继续升高损耗因数的贡献就成为介质加热了,最典型的就是微波炉,
其工作频率高达2450MHz。
损耗因数标志着电容器本身在工作时的自身损耗的大小,这个损耗的大小可定义为:在电容器被施加交
流电时,每个周期电容器产生的损耗与每个周期电容器存储的功率之比,这就是电容器损耗因数的最基
本定义。这个表述方式与电工技术中的功率因数相同,因此有些文献就将损耗因数翻译成功率因素,但
是二者的意义不同的,这里还是以损耗因数表述为好。
五、等效串联电阻
电容器电极到引出端的电阻,一般箔式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(ESR)比金属化电容器的ESR小,双金
属化和加重金属化的ESR比一般金属化的ESR小,多引出线的ESR比单引出线的ESR小,平面电极板
的ESR比粗糙电极板的ESR小,等等。
六、温度系数
温度系数(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)是电容量随温度变化的程度,有的介质的介电系数随温度的
升高而变大,大多数戒指都属于这一类,通常其变化范围小于容差范围;而有的介质的介电系数随温
度的上升而减小,如聚丙烯;有的介质的介电系数则可能在不同的温度范围而有不同的变化,像Ⅱ类
陶瓷介质电容器。
七、工作温度范围
任何介质都存在工作温度范围(operation temperature),过高的温度会使介质的物理特性发生变化(
如,融化、节电强度下降)和化学变化(如碳化)而不再满足电容器介质性能的要求;电解电容器则要
避免电解液的蒸发而造成电容器的永久损坏。
八、漏电流
电容器的漏电流(operation temperature)主要是介质的绝缘电阻不是无限大和介质存在的缺陷(杂志
)而产生的。不同的介质,漏电流不一样,如铝电解电容器的漏电流主要是由于氯、铁、铜离子的存在
而产生的对氧化铝介质的破坏以及微型原电池效应造成的。
九、寿命
多数电容器在理论上没有寿命(life test)的问题,只有液态介质(电极)或介质在施加电压后出现介
电系数下降才出现寿命问题。最明显的是铝电解电容器,由于铝电解电容器的负电极是电解液,当电
解液干涸后铝电解电容器的负电极面积大大缩小,使电容量大大下降,当电容量下降到寿命终了值,
铝电解电容器即宣告寿命终了。通常,铝电解电容器均表明最高工作温度和在这个温度下的使用寿命
,如105℃/2000h。
十、理想电容器于是即电容器
理想电容器应该是仅仅电容量具有意义,耐压无穷高、允许流过的电流无穷大、内阻为零、损耗为零、
工作频率无穷高、寄生电感为零等。实际的电容器由于介质材料的介电强度有限,耐压将也是有限的,
这就是额定电压;由于电板材料和体积的制约,电容器可以承受的电流也将是有限的,而且也会存在一
定程度的内阻。很自然,损耗也随之存在。由于介质材料工作频率的限制、可以承受的电流限制以及寄
生电感等因素的限制,实际电容器的可以工作频率也是有限的。即便如此,在不影响电路性能的前提条
件下,实际的电容器还是很好地发挥了电容器自身的物理功能。
当你看到一个电容器时,你最关心的是什么呢?应该是这个电容器是什么介质的电容器,比如说薄膜电
容器还是电解电容器等,这一点可以从外观上看出来。除了这一点以外,第二个所关心的必然是电容量
,而不是额定电压;电容量之后才是额定电压;其后接着可能是电容量的容差;电容器的具体规格与参
数是什么。电容器上的符号五花八门,外行看了不知所以然,入门者仅仅能看懂一部分。那么,怎样才
能看明白电容器上所标注的符号呢?这需要弄清楚电容器的电容量是如何标注的、额定电压时如何标注
的、电容器的类型是如何标注的、各生产厂商是什么样的商标等。
附:绝缘电阻
绝缘电阻是薄膜电容器的重要指标之一,由于薄膜电容器小的介质不会出现像铝电解电容器那样的电化
学过程,因此薄膜电容器的漏电流极低,有机薄膜电容器漏电流几乎为零,金属化纸介电容器由于纸介
质的特殊性,可能会有一点漏电流。故,绝缘电阻作为度量薄膜电容器的指标,更合理并便于测试。
一、 绝缘电阻与测试条件
绝缘电阻是将确定的输入直流电压与电流施加到电容器1min(偏差正负5s)后的电流大小的比值得到
的。额定电压与测试电压的关系如表所示。
表:额定电压与测试电压的关系
电容器的额定电压UR |
测试电压 |
10V≤UR<100V |
(10±1)V |
100V≤UR<500V |
(100±15)V |
500V≤UR |
(500±50)V |
如果测试不是在20℃条件下进行的,必须利用相对位换算到20 ℃时的相关值。常用介质的转换关系如表所示。
表:常用介质的换算关系
测试时的温度℃ |
换算系数 |
|||
聚酯膜电容器 |
聚乙酯膜电容器 |
聚丙烯膜电容器 |
聚苯硫醚膜电容器 |
|
15 |
0.79 |
0.79 |
0.75 |
0.95 |
20 |
1.00 |
1.00 |
1.00 |
1.00 |
23 |
1.15 |
1.15 |
1.25 |
1.03 |
27 |
1,38 |
1,38 |
1.50 |
1.07 |
30 |
1.59 |
1.59 |
1.75 |
1.09 |
35 |
2.00 |
2.00 |
2.00 |
1.14 |
在各型号电容器的数据表中,绝缘阻抗作为最小数值给出,并作为一个极限值在进行“动态”测试后获
得。对于额定值>0.33μF的电容器,绝缘电阻通常是以时间常数形式给出,即,
二、影响绝缘电阻的因素
从换算系数表中可以看到,绝缘阻抗受温度影响。下图为常用介质的绝缘电阻与温度的关系。绝缘阻抗
同样受湿度(绝缘阻抗的适度因数为负)影响。
从图中可以看到,在各种有机介质薄膜电容器中,聚乙酯薄膜电容器的绝缘电阻的温度稳定性最好,其
他三种介质薄膜电容器绝缘电子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基本相同,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。
在图中还可以看到,从上述4种有机薄膜电容器中,聚苯硫醚薄膜电容器的绝缘电阻最高,聚乙酯薄膜
电容器次之,聚酯薄膜电容器相对最差。
附:气候影响
1.温度范围
在各自的一般说明中,高范围温度Tmax和低范围温度Tmin被定义为电容器可持续工作的最大和最小环
境温度。当一个电容器流过纹波电流时,由于本身散发热量,其表面温度可能会高于其周围环境温度。
2.额定温度
额定温度被定义为联系输入额定电压时的最高环境温度。在各薄膜电容器制造商的数据手册或产品样本
中均标有相关的数据,如聚酯膜电容器、聚丙烯膜电容器的额定温度为TR=85℃;聚乙酯膜电容器、聚
苯硫醚电容器为TR=105℃。
3.测试的参考温度
所有电气测试的参考温度都定义为20℃。如果需要的话,在其他温度下获得的测试结果可转换成参考温
度下的值。电容量和绝缘电阻的转换因数参见上表。
在可靠性说明中的参考条件下,环境温度40℃定义为DIN40039的参考温度。
电容器参数的表示方式
一、电容器的电容标称值及精度
电容器的电容标称值通常分为E6(20%)、E12(10%)系列,以及E24(5%)系列,如表所示。
表:E6、E12系列、E24系列的优选值
E6系列 |
1.0 1.5 2.2 3.3 4.7 6.8 |
E12系列 |
1.0 1.2 1.5 1.8 2.2 2.7 3.3 3.9 4.7 5.6 6.8 8.2 |
E24系列 |
1.0 1.1 1.2 1.3 1.5 1.6 1.8 2.0 2.2 2.4 2.7 3.0 3.3 3.6 3.9 4.3 4.7 5.1 5.6 6.2 6.8 7.5 8.2 9.1 |
二、电容量的表示方式
(1)小容量电容的标志方式:小容量电容器多以pF为单位标志,所示的数码就是电容器,并且数码后
面没有单位(PH),例如8,表示电容器为8pF(0.000008μF),再如100则表示电容器为100pF(
0.0001μF)。
(2)中小容量电容的标志方式:中小容量电容器可以纳法(nF或n)或以微法(μF)表示。以nF表示
时,在数码后加n表示容量,例如,100n表示100nF(0.1μF),再如4.7n表示4.7nF(0.0047μF);
以μF表示多在数码后不再标志μF,例如0.01表示0.01μF,再如0.47表示0.47μF。
(3)数码标志的电容量:数码标志的电容量的单位是皮法(pF),例如101表示100pF(0.0001μF)
,又如683表示68000pF(0.068μF),再如475表示4700000pF(4.7μF)。如果是几点几皮法的小电
容量电容器,则采用类似几欧【姆】电阻的表示电容量,如2.2pF用2R2标识;钽电解电容器也有用这
样表示方式,如476表示47μF。
(4)电容器的色码标志方式:与色环电阻的标志方式相同,所表示的电容量的单位为pF。
(5)电解电容器的标志方式:电解电容器的电容量比较大,采用微法(μF)为单位表示,通常数码后
面跟μF或μ,如0.22μ、47μ、22μ、470μ、3300μ、10000μ、47000μ等。
(6)超级电容器的电容量特别大,多以法拉(F)表示,如0.1F、5F、47F、100F、3300F、5000F等。
三、 电容量的容差
电容器容量的容差通常用字表示。
第一种,绝对误差,通常以电容量值的绝对误差表示,以pF为单位,即B:±0.1pF、C:±0.25pF、
D:±0.5pF、Y:±1pF、A:±1.5pF、V:±5pF,这种表达方式通常用于小容器电容器。
第二种,相对容差,以电容量标称值的偏差百分数表示,即D:±0.5%、P:±0.625%、F: ±1%、R:
±1.25%、G: ±2%、U: ±3.5%、J:±5%、K:±10%、M:±20%、S:+50%~-20%、Z:+80%~-20%。
其中,容差小于5%的可以称为精密电容器,而一般电容器多为J、K、M级,Ⅱ类陶瓷电容器多为K级和
M级,电解电容器多为M级和S级,多用于电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。
四、 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
按国家标准GB2472-81的规定,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序列如表所示。
表: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序列
电解电容器(V) |
4.0 6.3 10 16 25 35 50 63 80 100 160 200 250 300 350 450 500 630 |
无极性电容器(V) |
40 50 63 100 160 250 400 630 800 1000 1250 1600 2000 2500 |
表中数字的下面带有横线的为不常使用的电压等级。
五、电容器额定电压的表示方式
a)电压直接标志:与电压序列标志一样。
b)字母标志:日本厂商生产的电容器的电压代号,通常由一个数字和一个字母构成。其中,数字表示
电压等级是哪个数量级的,0为个位数电压,即几伏;1为两位数电压,即几十伏;2为三位数电压,即
几百伏;3则表示四位数电压,即几千伏。而字母则是表示具体的额定电压的有效数字。具体的表示方
法如表所示。
表:额定电压代号表示方法
数字 |
额定电压(V) |
|||||||||||
A | B | C | D | E | F | G | H | J | K | V | W | |
0 |
|
|
|
|
0E 2.5 |
|
|
|
0J 6.3 |
|
|
|
1 |
1A 10 |
1B 12 |
1C 16 |
|
1E 25 |
|
|
1H 50 |
1J 63 |
1K 80 |
1V 35 |
|
2 |
2A 100 |
|
2C 160 |
2D 200 |
2E 250 |
2F 300 |
2G 400 |
2H 500 |
2J 630 |
2K 800 |
2V 350 |
2W 450 |
3 |
3A 1000 |
|
|
3D 2000 |
|
3F 3000 |
3G 4000 |
3H 5000 |
3J 6000 |
3K 8000 |
|
|
4 |
4A 10000 |
3B 12000 |
4C 15000 |
|
|
|
|
|
|
|
|
|
表示没有标注的是不存在的电压规格。从表中可以看出,A、B、C、D、E、F、G、H、J、K、V、W分
别代表1.0、1.2、1.6、2.0、2.5、3.0(3.15)、4.0、5.0、6.3(6.0)、8.0、3.5、4.5,字符前的数
字意义如下:0或10 、2或10 、3或10、4或10,依次类推。数字与字母为倍乘关系。表中所标注的电
压为直流额定电压。
对于一直电源电磁干扰电容器来说,其额定电压为交流电压。这时,E2代表250V、GB代表抑制电源
电磁干扰电容器的X2的250V、GC代表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电容器的X2的250V、GC代表抑制电源电磁干
扰电容器的X1、Y2的250V、GD代表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电容器的Y3的250V。代码与电压的关系如表所示。
有的电容器除了标明额定电压外,还要标明可承受的浪涌电压,如大型铝电解电容器或一些薄膜电容器。
六、 温度特性
温度特性主要是电容量随温度的变化程度,也是电容器的关键参数之一,每种电容器产品都标明它的温
度系数,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,见表。
表:中国国家标准的温度特性的表示方式
GB(中国国家标准) |
||||
温度范围 |
后缀数字 |
|
整个温度范围内的最大容差变化 |
后缀符号 |
-55~+125℃ |
1 |
±10% |
2B |
|
-55~+88℃ |
2 |
±15% |
2X 2R |
|
-40~+85℃ |
3 |
±20% |
2C |
|
-25~+85℃ |
4 |
+20%~-30% |
2D |
|
-10~+85℃ |
5 |
+22%~-56% |
2E |
|
-10~+70℃ |
6 |
+30%~-80% |
2F |
表:美国标准的温度特性的表示方式
EIA(美国标准) |
|||||
最低温度范围 |
后缀符号 |
最高温度范围 |
后缀数字 |
整个温度范围内的最大容差变化 |
后缀数字 |
+10℃ |
Z |
45℃ |
2 |
±1.0% |
A |
-30℃ |
Y |
65℃ |
4 |
±1.5% |
B |
-55℃ |
X |
85℃ |
5 |
±2.2% |
C |
|
|
105℃ |
6 |
±3.3% |
D |
|
|
125℃ |
7 |
±4.7% |
E |
|
|
150℃ |
8 |
±7.5% |
F |
|
|
|
|
±10.0% |
P |
|
|
|
|
±15.0% |
R |
|
|
|
|
±22.0% |
S |
|
|
|
|
+22%~-33% |
T |
|
|
|
|
+22%~-56% |
U |
|
|
|
|
+22%~-82% |
V |
表:日本标准的温度特性的表示方式
JIS(日本标准) |
|
温度范围 |
整个温度范围的最大容差变化 |
-25~+85℃ |
±5% |
-25~+85℃ |
±10% |
-25~+85℃ |
+20%~-30% |
-25~+85℃ |
+20%~-55% |
-25~+85℃ |
+30%~-33% |
-25~+85℃ |
+30%~-80% |
表:中国、美国、日本的温度特性标准的比较
EIS(美国标准) |
JIS(日本标准) |
GB(中国标准) |
E:±4.7% |
A:±5% |
|
F:±7.5% |
|
|
P:±10% |
B:±10% |
B:±10% |
R:±15% |
|
X,R:±15% |
S:±22% |
|
C::±20% |
T:+22%~-33% |
D:+20%~-30% |
D:+20%~-30% |
U:+22%~-56% |
E:+20%~-55% |
E:+22%~-56% |
V:+22%~-82% |
F:+30%~-80% |
F:+30%~-80% |
例如,最常见的陶瓷介质X7R、Z5U,其中,X7R为美国标准,X代表最低工作温度-55℃,7代表最高
工作温度+125℃,R表示在整个工作范围内的最大容差范围是±15%。同样,Z5U也是美国标准,Z代
表最低工作温度+10℃,5代表最高工作温度+85℃,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的最大容差范围是+22%~-56%。
表:为各种介质参数的温度系数
温度特性 |
测试温度范围 |
容差变化或温度系数 |
工作温度范围 |
SL |
-55~+85℃ |
+350~1000PPM/℃ |
55~+125℃ |
C0G |
-55~+125℃ |
0±30ppm/℃ |
55~+125℃ |
C0H |
-55~+125℃ |
0±60ppm/℃ |
55~+125℃ |
P2H |
-55~+85℃ |
-150±60ppm/℃ |
55~+125℃ |
R2H |
-55~+85℃ |
-220±60ppm/℃ |
55~+125℃ |
S2H |
-55~+85℃ |
-330±60ppm/℃ |
55~+125℃ |
T2H |
-55~+85℃ |
-470±60ppm/℃ |
55~+125℃ |
U2J |
-55~+85℃ |
-750±120ppm/℃ |
55~+125℃ |
B |
-25~+85℃ |
±10% |
-55~+85℃ |
Z5U |
+10~+85℃ |
+20~-56% |
+10~+85℃ |
Y5V |
-30~+85℃ |
+22~-82% |
-30~+85℃ |
R |
-55~+125℃ |
±15% |
-55~+125℃ |
X5R |
-25~+85℃ |
±15% |
-25~+85℃ |
X7R |
-55~+125℃ |
±15% |
-55~+125℃ |
ZLM |
-25~+20℃ |
-4700+100~2500ppm/℃ |
-55~+85℃ |
20~+85℃ |
-4700+500~1000ppm/℃ |
国产电容器的命名
国产电容器的型号一般有四部分组成(不适用于压敏、可变、真空电容器),依次分别代表名称、材料、分类和序号,见表。
表:国产电容器型号的各部分意义
电容器的类型 |
第一部分 |
第二部分 |
第三部分 |
第四部分 |
器件种类(电容器) |
介质种类 |
分类(字母或数字) |
产品序号(数字) |
|
钽电解 |
C | A |
|
|
聚苯乙烯等非极性薄膜 |
C |
B |
|
|
聚丙烯 |
C |
BB |
|
|
高频瓷介 |
C |
C |
|
|
铝电解 |
C |
D |
|
|
其他材料电解 |
C |
E |
|
|
合金电解 |
C |
G |
|
|
复合介质 |
C |
H |
|
|
玻璃釉 |
C |
I |
|
|
金属化纸 |
C |
J |
|
|
涤纶等有机性薄膜 |
C |
L |
|
|
铌电解 |
C |
N |
|
|
玻璃膜 |
C |
O |
|
|
漆膜 |
C |
Q |
|
|
低频陶瓷 |
C |
T |
|
|
云母纸 |
C |
V |
|
|
云母 |
C |
Y |
|
|
纸介 |
C |
Z |
|
|
例如,铝电解电容器用CD表示;钽电解电容器用CA表示;有CH标志的是复合膜电容器;CC系列是高
频陶瓷介质电容器;CT系列是低频陶瓷介质电容器;CBB则是聚丙烯电容器;CC41表示低频陶瓷介
质电容器,工作温度范围-25℃~+85℃,其中第三位的数字就是表示陶瓷电介质电容器温度特性的参数。
电容器的储能与电容量、端电压的关系推导
由物理学可以知道,当带电物体带有电量q,相应的电位为U时,把一个山从无限远处移到此带电体上
时,外力所做的功为所以,在带电体电荷建立的全部过程中,外力所做的总功
为这个歪理应为静电力,是保守力,所以外力所做的功
,应等于带电体所具有的电位能。这样,可以得到带电体能量为
而电容器所储存的能量是电容器的两个极板A和B分别带有+Q和-Q、两极板间电
位差为U ,电容器所具有的能量。当电容器的带电过程是不断地从原来中性的B
板上取正电荷移到A板上而逐步建立的。设电容器的电容为C,当两极板上已分别带有+q和-q,两极板
间电位差为U 时,如果再将+dq的电荷从B板移到A板上,由前式得到外力所做
的功为
在全部过程中,外力所做的总功为这个功等于带电电容器的能量,故带电电容
器具有的能量W为因为
所以前式可以写成
尊重客户、理解客户,持续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与服务,做客户永远的伙伴,这是我们一直坚持和倡导的服务理念。
1.服务宗旨:服务贴近客户
2.服务方针:真诚、高效、快速、周到
3.服务目的:客户满意、社会认同、员工自豪
4.服务口号:您的满意是我们不懈的追求!
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。夯实质量的基础,就是保障公司发展,保障员工生活的需要。我们必须义不容辞。
1.保证提供的产品是原装正版,质量达到国家标准,行业标准,规格书相符。
2.保证技术服务,做到问题不解决,服务不停止。
3.保证严格按照IQC管理制度执行出入仓作业,交货及时,不误交期。
假如是我司配合或产品质量出现了问题,无论问题大小,我司会百分百负责到底,展开调查,直到找出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并解决问题。
1.发现问题,核实问题,重视问题
2.开会检讨问题,展开调查并找到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。
3.配合客户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,让客户满意为止!